科几

游中国电影博物馆

有时候,中国电影本身似乎是非常无聊的。我并不清楚这一评判究竟出于何处,鉴于我所看的电影并不多——几乎是没有。这大多来自别人的反馈。
今天主要参观了两个地方,一个是中国前期电影(民国,抗日,改开附近)一个是动画史馆。如果说动画史馆唤醒了过去的记忆以及面对传统绘画精致艺术的尾椎发凉之感,那么前期的黑白默片就让我在意识上连接了一个新领域,它早就在这里,只是过去我因为傲慢与偏见而忽略了这个端口;新加入的cpu让整个电脑的运转速度都变快了。
我不晓得黑白照片是不是自带美颜功能;还是过去的古典光环照耀其上,抑或因为我母亲对民国美人的赞颂。总之它是美的,可我过去从未意识到这一点。难道是因为文革所带来的文化断层?
但为什么我会觉得它美?难道因为黑白与沉默,以及屏幕上跳动的光点?还是它们所构成的整体气氛?这种气氛(或者说情怀)从何而来?我生于新世纪,理论上从来没有经历过这种情怀,那么它又源于何处?既然如此,那我又为什么要追逐特效大片?如果没有声音本身是一种美的话。
对于古典的崇拜?先验性偏差?还是它本身就是美的?老实说,如果单单用“艺术”这一个词来解释的话,那也太没有意思了。
那么从另外一个角度思考——为什么我过去没有意识到,今天就意识到了?有什么变量是我还没注意的?
过去有一种“吞食”的本事。就是暂时模拟出一个(虽然不完全的)对方的职业,将对方的知识打包起来,然后自己再慢慢从自己的角度分析,就好像牛反刍一样。但是上高中以后,由于某个原因,我就慢慢消除了这一点。但到北京之后,我感觉这种能力正在慢慢回归——由于所学习的全局观与人文观。
这也是一样。当我参观电影博物馆时,我会在内心中认同一个电影工作者的身份,以为我曾在其中有着一部分的作用。这就是代入的问题。正如同郝景芳的《北京折叠》,当你真正站在北京,从小小的巷道里一拐出去就望见高楼大厦,那一刻就会深切意识到,哇,原来北京真的存在“折叠”。
因此,除了电影艺术本身的美外,更重要的因素在于我本身。

评论
热度(2)